2月26日,為迎接農歷二月二,卡陽景區旅游中心黨委組織卡陽、中莊、前莊等六個村舉辦首屆抓羊大賽,旨在挖掘地方體育文化、豐富當地群眾體育文化生活,凝聚人心促進民族間的團結交流,提振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加快周邊地區通過發展旅游產業實現早日脫貧。


“村民搞活動,鄉趣來買單;抓到就是得到,現場活羊拉回家。”
2月26日,一場以民間傳統抓羊比賽為主的農村趣味運動會,在位于湟中縣攔隆口鎮、去年摘掉貧困村帽子的卡陽村——青海鄉趣卡陽景區熱火朝天舉行,吸引了周邊眾多鄉親及聞風而來的游客上萬人熱情“圍觀”。


上午10時,比賽還未開始,但景區內早已是人頭攢動,從西寧、海東等地而來的自駕車已是依次排成了一條長龍。盡管此時,腳下地上的草兒已經探出了綠芽,但在這個四面環山的山坳里,近近遠遠之處仍然落有成片成片初春的殘雪,晴空之下的卡陽別具冬春交替時節多元之美,絲絲春寒難擋廣場上人們盎然的興致。


攔隆口鎮上莊村的吉生芳和她的姐妹們向著主席臺方向走來。“我們今天是來參加抓羊比賽的,以前村里舉辦的活動很單一,也就是打籃球或拔河,三天前聽說要舉辦這個抓羊比賽就趕緊報名了,天天都盼著,今天吃過早飯就來了,希望攢足力氣能抓一只羊回去。”她說道。

比賽現場,一群身著民族服裝的女子在人群中格外搶眼,游客紛紛和她們拍照留念。記者了解后得知,她們是攔隆口鎮白崖一村的村民,這天專門身著只有在盛大節日才穿的民族服裝,翻過一座山來到卡陽村,給自己村的參賽隊員們加油助威。身著藏袍的楊發蘭今年已經45歲了,她告訴記者:“以前只是在很小的時候聽老人們閑聊時說有抓羊比賽,但是自己從來沒有親身體驗過,今天舉辦的這個活動,有漢、回、蒙古族幾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我們不僅感到比賽新鮮,也感到和睦親切。”
簡短的開幕儀式后,人們期盼已久的抓羊大賽終于開賽。只見在一陣急促的鞭炮聲中,一只羊已經向前奔跑而去,參賽選手們個個不甘示弱,奮力奔跑開始了歡樂的抓羊過程。





此時,比賽場四周已圍滿了觀賽的村民和游客,遠處的鄉村公路上也站滿了人,甚至遠處的山頭上,也能看見觀賽的群眾。
終于,李發財成為了此次比賽中第一個抓到羊的選手,在抓到羊的第一時間盡管氣喘吁吁,但他臉上的笑容卻難掩內心的喜悅和激動。當記者問他時,他只是一個勁兒地說著:“太高興了!”
比賽很刺激,選手們也很“賣力”。攔隆口鎮前莊村的茍永虎拉著抓到的羊從比賽現場出來后,鄉親們為他披紅表示祝賀。他說要把羊拉回家養著,到了年底可能就是一筆收入,并且在春耕來臨之際就能滿載而歸,也表示將會信心滿滿投入到春耕中。說話間,臉上流露出一個莊家漢的至善至真。
“羊抓到就是自己的啊!”比賽也很讓人“眼熱”,現場不少村民踴躍報名,有的游客也躍躍欲試。西寧游客謝朝華說:“真沒想到鄉村景區的活動這么精彩個性,真想上場也嗨一場。”一大早專門從西寧來觀看比賽的李生梅告訴記者,她是從卡陽村嫁到西寧的姑娘,在微信上得知今天舉辦抓羊比賽后,早上七點就從家里出發了,不光來比賽現場圖新鮮看熱鬧,給家鄉父老鄉親加油,也來看自己家鄉今昔的變化,心里很高興。

抓羊比賽,抓的是快樂,賽的是團結,體現出的更是以卡陽村為中心的周邊幾個村子百姓脫貧奔小康的成績和信心。據了解,過去兩年時間,卡陽村在“第一書記”鮑武章帶領下,努力從種植經濟向生態旅游經濟發展轉變,全村不僅在去年摘掉了貧困帽子,村民年人均收入倍增到11000元,全村人人都成了萬元戶。
此次活動由湟中縣文化旅游局、攔隆口鎮人民政府、卡陽鄉村旅游中心黨委主辦,參賽隊包括攔隆口鎮卡陽村、上莊村、前莊村、中莊村、泥隆臺村、白崖村等多支代表隊,有漢、藏、回、蒙古等民族的248位選手參加,當日景區日接待游客突破一萬人次。青海鄉趣卡陽戶外旅游度假景區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鮑武章告訴記者,通過舉辦這種“接地氣”的活動,不光是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也是在挖掘抓羊這項失傳多年的傳統體育活動的基礎上,展現老白姓良好的精神面貌,讓大家更有信心,以更加強健的體魄、更加昂揚的斗志投身到家鄉建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