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冬日的卡陽村,到處呈現著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在村文化活動廣場上,婦女們精心編排著春節文體活動的節目,豐富著業余文化生活;老人們嘮著家常、聊著鄉村的變化,享受著冬日里的愜意;忙碌了一年的卡陽漢子們也趁著冬閑時節,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談論著2016年忙碌的成果,暢想著來年發展鄉村旅游的規劃。
卡陽村2016年,在美麗鄉村建設和青海鄉趣卡陽戶外旅游度假景區帶動發展鄉村旅游業中,各項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村容村貌和道路設施得以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經濟收入持續增長,村黨支部也被評定為全省優秀黨支部,并且在剛剛過去的21日,全村44戶貧困戶喜摘貧困帽,獲得脫貧光榮證。自此,卡陽村走向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17年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戰成果,且如何帶領村民在致富路上走的穩、走得遠,卡陽村“第一書記”鮑武章和村“兩委”凝心聚力,把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轉變村民思想觀念,作為今年冬季發展鄉村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峽口村
12月24日至25日,在西寧市委組織部、湟中縣委縣政府和攔隆口人民政府的幫助支持下,卡陽村“第一書記”鮑武章和村“兩委”精心組織80多名村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婦女代表、鄉村旅游年輕人代表,分批次赴湟中縣峽口村、崗岔村、董家灣村,湟源縣小高陵村、尕莊村,大通縣代家村、李家磨村、邊麻溝村實地考察和觀摩當地鄉村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學習先進經驗、尋找自身不足,為2017年卡陽鄉村旅游工作的開展充電打基礎。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峽口村
考察學習團所到之地,到處都呈現著村美民富的良好景象。“發展鄉村旅游的步伐讓峽口村民真正感受了實惠,村集體收入增加,村民增收致富也快。崗岔村以大力發展苗木種植產業,發展支撐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振興農村經濟。值得一提的是,崗岔村文化底蘊深厚,出現了許多農民書畫家,在潛移默化中也出現了眾多書畫愛好者。為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成立了全省第一個“村級農民書畫培訓室。卡陽村在發展鄉村旅游工作的同時,要加大鄉村文化工作力度,使文化活動在旅游業中,也起到相應的作用”。村民們在參觀完崗岔村之后相互談論著。“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就能搞活董家灣村農村電商,回去之后我一定發揮自家農村超市的先決條件,搞活卡陽村農村淘寶電商”。卡陽村民唐發財激動地說。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峽口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崗岔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崗岔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崗岔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李家山鎮崗岔村
“青海高原風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鋤、志氣豪。勞動開創新天地,高山低頭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禿嶺換新貌……”走進湟源縣小高陵,看到一塊塊人工梯田,看到榮譽墻上一塊塊獎牌,卡陽村民紛紛表示要學習“敢為人先、實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跟著村“第一書記”鮑武章和村“兩委”,齊心協力共同打造卡陽的美好明天。”尕莊村在發展鄉村旅游業中,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優勢,發展刺繡、縫紉等女工,充實旅游紀念品市場,即增加了經濟收入又豐富了業余生活。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湟源縣小高陵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湟源縣小高陵村

卡陽村第一書記觀看湟源縣尕莊村皮秀作品
考察學習團,走進大通縣代家村、李家磨、邊麻溝村,通過觀看宣傳展板,參觀黨員活動室、村容村貌和景區建設等,實際了解大通縣在鄉村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以狠抓產業發展、助農村增收致富,以項目建設為基層,夯實“美麗鄉村”建設硬件基礎等工作,并實際了解邊麻溝花海景區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中的做法先進經驗和做法。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大通縣代家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大通縣代家村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大通縣邊麻溝景區

卡陽村兩委鄉村旅游觀摩培訓班學員在大通縣邊麻溝景區
通過此次實地參觀學習,村民們的觀念和思路得到徹底改變,村民們倍加感到發展鄉村旅游的迫切,并深知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大家紛紛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堅決擁護“第一書記”鮑武章和村“兩委”的正確決策,思想與行動與村集體利益相統一,為將卡陽打造成全國鄉村旅游休閑勝地貢獻自己的力量。